黄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同样是春茶,岩茶的标准和绿茶完全不一样
TUhjnbcbe - 2022/11/26 21:34:0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前几天麻花跟新朋友讨论起明前茶的话题。

朋友说,我就喜欢喝明前采的茶。

于是麻花问他,为什么?

他回到一个字,贵!(明前茶,贵如金。)

嗯,再接着问他,牛栏坑的肉桂,一斤到底贵不贵?

他答曰,还没喝过。不过名气这么大的茶,肯定都会贵。

啊?那你知不知道,“牛肉”要等到什么时候采茶吗?

他摇了摇头,说不清楚。

麻花告诉了他答案,要等到过了谷雨。

那位从绿茶大省过来的新朋友,对这答案表示意外。

等到谷雨后采茶,那得什么时候了?

茶都不知道长多粗、多老了!

麻花跟他说,兄弟,你是不知道。

这岩茶的标准和绿茶,完全不一样!

《2》

清明节之前,是很多茶叶的采摘*金期。

如,邻省的龙井绿茶。

又比如,同省的福鼎白茶,明前正是采白毫银针、白牡丹的好时机。

而麻花认识的云南茶农们,他们也趁着清明节前,安排起了普洱头春茶的采摘。

但唯独,对武夷岩茶而言,根本没有雨前茶的概念。

因为特殊的制茶需要,岩茶要等到谷雨前后,才陆续采茶。

谷雨节,雨润万物生。

届时茶树枝梢上的芽叶,要比清明这会更老一些。

等达到“开面采”的标准时,武夷山的茶农们才会组织人力采茶。

和别的茶相比,岩茶显得比较异类。

它的茶青原料就得是老一些,粗一些,不能太嫩。

一方面原料采摘太嫩,容易让做出来的岩茶成品,滋味偏苦。

另外一个点,细芽嫩芽式的原料,经不起岩茶制茶过程的变态考验。

茶青要是太嫩,在摇青时容易让叶张软烂、没有办法维持相对完好的形状。

甚至会让叶片结构受到较为明显的破坏,导致茶叶的过度发酵。

最后的结果是还没开始正式焙火,这一整桶的茶青,白白浪费了!

另外,岩茶除了需要做青,还得焙火。

焙火的温度,可不低。有的甚至达到了℃上下。

这对岩茶而言,相当于入一次火海。

高温的焙火环境下,对岩茶原料的粗老程度有要求。

太嫩的茶,一焙就容易直接烤焦,自然是直接淘汰!

综合的考虑来看,岩茶制作工艺的独特性,决定武夷岩茶压根不会采明前的嫩茶。

《3》

聊过采摘时间这茬话题。

再来对比岩茶与绿茶的外观。

显而易见,绿茶大多是嫩芽+嫩叶的组合。

绿茶分很多品种。

西湖龙井、*山毛峰、信阳毛尖、洞庭山碧螺春……

无一例外,它们贵在了鲜与嫩。

然而,在所有的绿茶里。

也并不是所有的茶,都要看外在的细嫩度。

比如人家安徽的太平猴魁,不就是用略宽一些,略老一些的叶片,当做原料吗?

再来看武夷岩茶。

在岩茶方面,茶青原料的细嫩与否,没有必要纠结。

因为,对岩茶而言,它的原料全都是“老叶”。

去年麻花曾经怼过一个人。

他的原话里说,自古以来的达官贵人喝茶,都是要喝嫩芽嫩叶,这样才够高档。

噢,按这样的道理。

有“半壁江山”美誉的大红袍,算不上好茶了?

当时说完这句话后,明知理亏的对方,就不再接话了。

从明朝开始成名的芽茶老大哥——大红袍,叶片就是略老一些,没有嫩叶存在。

至于现在,圈子里人人追捧的“牛肉”、“马肉”,也是叶片略大一点。

到了小乔木的水仙这,树龄越高的,叶片略大略厚的、丛味更明显的老丛水仙,更是在市场上紧俏与受欢迎。

由此见,喝武夷岩茶,完全不像绿茶那样,要讲究喝嫩的!

“开面采”的岩茶,茶青虽长得略老一点。

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它,拥有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4》

再则,聊聊岩茶与绿茶的保存。

绿茶喝鲜。

所以在保存的时候,有部分的绿茶可以视情况。

放进冰箱密封冷藏、保住鲜爽风味。

特别是真空包装下的绿茶,在外包装没拆封的情况下,放进冰箱也不怕受潮与串味。

使用冰箱存茶,麻花建议你要多小心。

因为运行过程中的冰箱,有比较重的水汽。

从湿度来看,肯定是大大超出茶叶储存的环境湿度指标。

另外,冰箱里面的味道比较重,有一股独特的“冰箱综合味”。

哪怕是专门用来存茶的小冰箱,里头因为各式金属、塑料元件的存在,总会有杂味。

所以,哪怕是建议低温冷藏保鲜更好的绿茶。

在放进冰箱之前,也要做好万全的保护措施。

对很多外省的茶友来说,当喝过了多年绿茶、清香型铁观音后,会养成一个存茶习惯。

那就是,习惯将买回家的茶,一律塞进冰箱内保鲜。

这其中,以独立泡袋包装多见的武夷岩茶,就属于重灾区。

麻花有一回,到朋友的办公室喝茶。

只见那位大忙人,顺手就从一旁的冰箱里,抽出了一盒某大牌肉桂。

“之前别人送的,听说还不错。”

但一尝,果不其然,这从冰箱里拿出了的肉桂。

彻底变成了潮潮、闷闷的状态。

任凭麻花试茶无数,也尝不出半点肉桂的影子了!

焙火的武夷岩茶,干度特别低,很怕潮。

岩茶在保存时,一般用常温、密封、避光的储存方法就OK了。

不需要低温冷藏,那样反而存坏返青的概率更高!

《5》

到最后,不得不提一点。

很多不懂喝岩茶的人,会盲目的用绿茶的滋味指标,去评价武夷岩茶。

“这是什么茶,一股子火味?”

“绿茶才是喝茶的本味,喝岩茶就是喝炭火味。”

“大红袍完全喝起来就是烟熏火燎的味道,和**绿茶没法比。”

……

这里,麻花并非是要在岩茶与绿茶之间,论出孰是孰非。

而是打算正本清源,岩茶绝对不是大家误解的那样,完全是一款重口味的茶!

闻起来完全是炭火味的茶,不是武夷岩茶的真正品质表现。

那些,只不过是彻底焙坏的工艺失败品。

与绿茶的绿叶绿汤,清香清爽不同。

武夷岩茶的风味,贵在香清甘活、岩骨花香。

论茶香,岩茶的品种香、工艺香、地域香,丝毫不比绿茶表现差。

论滋味,喝一泡山场环境出色的水仙肉桂,茶汤同样是清清爽爽的。

并且,汤水厚实,入口细腻淳滑。

甚至于,品尝以来能感受到独特的岩韵,回甘很特别。

对刚入门的新手,如果在喝岩茶时,觉得味道比较重,太过于刺激。

那么麻花的建议是,多挑山场好一点的茶+选择自己适合的火功+褪火后再喝茶。

一般来说,新人适合从轻火、中轻火入门。

火功低一点的茶,香气保留更充足,滋味相对更清爽、更香气高扬。

喝起来,自然更好接受。

《6》

正确的认识岩茶,就是不要将它拿去和绿茶比。

麻花觉得,这两种茶之间根本没法子比。

更何况,按照喝绿茶的价值体系套进武夷岩茶内,很容易水土不服。

岩茶不讲究明前茶。

也不追求外观上的嫩芽与嫩叶。

并且,还不建议放进冰箱内冷藏!

它们之间,方方面面都是不同的。

唯有当你意识到,这两种茶属于不同的个体时。

才不会在了解岩茶的过程中,频频走弯路!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样是春茶,岩茶的标准和绿茶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