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这个词,您肯定听说过
什么是非遗呢?
非遗,正式叫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中国非遗保护体系有4级,分别是国家、省、市、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高等级的,其有十个门类,制茶技艺属于“传统技艺”一类。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15种国家级非遗绿茶制作技艺,领略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
时间:(第二批)
所属地区:浙江省杭州市
西湖龙井茶源于唐,成名于宋元明而盛于清。它主要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的龙井村盛产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优质茶叶,因而名之为“龙井茶”。
西湖龙井卓荦品质,在于其独特制作工艺。其中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等龙井茶炒制“十大手法”。整套茶叶制作工艺凝聚了当地茶农的智慧,显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
时间:(第二批)
所属地区:浙江金华市
婺州举岩不产自江西婺源,而是浙江金华
婺州是金华古称
由此可见,婺州举岩有着悠久的传承
婺州举岩茶大多生长在岩石缝隙或山冈斜坡上,一般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茶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时采摘,炒制克干茶需采摘6万片左右的芽叶。
婺州举岩制作技艺主要由拣草摊青、青锅、揉捻、二锅、做坯整形、烘焙、精选储存7道工序组成。炒制时以焙为主,炒焙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工艺。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
时间:(第二批)
所属地区:安徽黄山市
清代光绪元年(),徽州漕溪人谢正安在当地创办“谢裕大茶行”。他凭着多年种、采、制茶的经验,带领家人于清明前后摘取肥壮的嫩茶芽叶,以“下锅炒(杀青)、轻滚转(揉捻)、焙生坯(毛火)、盖上圆簸复老烘(足火)”等一套技艺精心加工,制成形似雀嘴、汤色清澈、味道沁人心脾的新茶叶。
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取名“毛峰”
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
时间:(第二批)
所属地区:安徽黄山市
黄山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天宝年间,这里就有茶叶生产的记载。当时这里名为太平县,故所产的茶称为“太平茶”。
太平猴魁茶创制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当时太平茶在长江一带极为流行,有茶商请茶农将尖茶中枝头整齐的芽叶单独拣出,高价销售,获得重利。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受在高山茶园内专门选摘壮挺的一芽二叶,精心制作成茶。
由此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所产的茶叶品质为尖茶之魁,而茶叶制作技艺首创者又名“魁成”,因而以“太平猴魁”命名。
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
时间:(第二批)
所属地区:安徽六安市
安徽省六安市的六安瓜片茶源于六安茶。早在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即指出:“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品。”清代,六安瓜片被列为贡品,制作达于鼎盛。当时此茶的生产制作主要集中在六安麻埠街一带。
新中国成立后,多位国家领导人对六安瓜片赞赏有加。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首次访华,中国政府即将六安瓜片作为国礼馈赠给他。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
时间:(第三批)
所属地区:江苏苏州市
碧螺春茶产于苏州太湖的洞庭东山、西山。据地方史记载,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唐代陆羽《茶经》有茶叶出自“长洲县(今苏州市)洞庭山”的记述。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记载:“洞庭出美茶,旧入为贡……”
清初,洞庭茶俗称“吓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南巡太湖,以该茶色碧形曲似螺,采于早春为由,钦定茶名“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是声冠内外名茶
其实它产于苏州洞庭山,而不是洞庭湖
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
时间:(第三批)
所属地区:浙江长兴县
唐诗有云:“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紫笋茶又名“顾渚紫笋”,产于浙江省长兴县。其名由《茶经》中“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的论述得来,无论是形状,还是颜色,乃“上品中的上品”,茶圣陆羽称为“芳香甘冽,冠于他境”。
紫笋茶的制作要求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完成。制成的极品茶芽味细嫩,芽色带紫,芽形如笋;茶叶舒展后,呈兰花状,尝之齿颊甘香,回味无穷。
绿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
时间:(第三批)
所属地区:浙江省安吉县
只听名字,您是不是误认为安吉白茶是白茶?安吉白茶产于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是一种烘青茶。白茶自古种源难得,茶树难养,以野茶为稀贵。
安吉白茶以白、活、香、鲜、清为特色,其鲜叶、干茶均叶白脉绿,颜色鲜活,茶叶汤色清澈、透亮,鲜味足,香气高而持久。
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
时间:(第四批)
所属地区:江西省全南县
与西湖龙井、碧螺春不同
赣南客家擂茶有些特殊,除用到茶叶之外,还可加入糯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各类青草药等。制作时,将材料按比例放于擂钵内,舂捣成泥,等喝茶时将茶泥冲泡即可。
据说擂茶发源于唐宋时期点茶习俗,客家祖先南迁时将其带到了赣南,逐渐形成特色茶饮。
绿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
时间:(第四批)
所属地区:江西省婺源县
江西是古今重要茶叶产区,这里有着传承悠久的茶文化及名茶,婺源绿茶即是江西茶代表之一。婺源绿茶产自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
《宋史·食货志》将“顾诸之紫笋,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龙、双井”,列为天下六大绝品。明清年间,婺源的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济溪上坦源茶被誉为四大名家茶。
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
时间:(第四批)
所属地区:河南省信阳市
信阳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古代著名的淮南茶区。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淮南以光州(今信阳)上……”的文字。
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
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
时间:(第四批)
所属地区:湖北省恩施市
《中国茶经》记载:“恩施玉露于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其焙茶炉灶,与当今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所制茶叶,外形匀整、紧圆、挺直、色绿,毫锋银白如玉,曾称‘玉绿’。后因其茶味鲜爽、毫白如玉、格外显露的特点而改名‘玉露’。
恩施玉露有一个卓尔不群特点
它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蒸青绿茶,制作技艺与唐宋制茶法一脉相承
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
时间:(第四批))
所属地区:贵州省都匀市
据《都匀府志》记载,早在明代,都匀产出“鱼钩茶”、“雀舌茶”已列为“贡品”进献朝廷。在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列。
那么您知道:都匀毛尖在年才正是有“毛尖”之名吗?
当年都匀茶农采制2斤寄给毛主席,毛主席称赞:"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可以多种茶,此茶可以命为毛尖茶"
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
时间:(第五批)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京市
与其它茶品不同,南京雨前茶创制时间有点晚,于年春,在位于紫金山的中山陵园管理局研制成功。
创制晚,却与诸多历史名茶比肩,可以看出南京雨前茶的不凡。雨前茶采摘期在清明前后,与其龙井相比,雨前茶炒制工艺更加复杂,对茶师傅技能要求很高。特级雨前茶每斤需5万个芽头,外形紧细圆直,锋苗挺秀,形似松针,颇受大众垂青。
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
时间:(第五批)
所属地区:四川省雅安市
蒙山,又名蒙顶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其山峦叠翠,起伏连绵,因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素有“西蜀漏天”之誉。
蒙山茶,也叫蒙顶茶,据古籍、古碑和清代《四川通志》载,自西汉名山茶农吴理真手植七株茶树于蒙山之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唐宋明清各朝,蒙顶茶作为贡茶进贡皇宫大内。
蒙顶茶不是一种茶,其包含好多种茶,比如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等等,其中以“红锅杀青,三炒三揉”为技艺核心的“蒙顶甘露”,是近代名茶烘炒结合、形质统一的典范,是中国名茶中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