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就网传“迎客松为塑料树、假树”等不实信息发布澄清声明:黄山风景区保护管理部门一直以来对迎客松实行严格、科学的保护,自年12月开始实行迎客松专职护理员制度,至今已至十九任。此外,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每年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迎客松进行一到两次次定期“体检”,迎客松目前长势良好,各类监测指标正常。(10月23日《都市晨报》)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迎客松”,竟被自媒体说成是一棵塑料树,而且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死去了。时间具体到哪一年,人物有名有姓,故事编排有序,浓浓的考据风,大有不容你不信的坚决。“迎客松”是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象征,是国家名片之一。谣言犹如斧头一般,砍向了“迎客松”,只能说再锋利的谣言的斧头也砍不死“黄山迎客松”。在铁的事实面前,“迎客松”就是屹立不倒的“不老松”。但是,即便“迎客松”屹立不倒,也需要追查谣言斧头背后的“隐形人”。
在网络的跟帖中,看到一位网友比较有意思的留言,他说:我想谣言应该是这样传播的,一位游客发现“迎客松”上有个塑料袋,于是就说“迎客松上有个塑料袋”,另一人传播的时候说“迎客松上有塑料”,第三个人传播的时候变成了“迎客松是塑料的”。固然,这只是闹着玩的戏说。这种戏说表达的这样的意思,是以讹传讹导致了“迎客松是塑料做的”传播结果。不过,在我看来这种“以讹传讹”的说法还是太“保守”了,太“善良”了。本质上来说,“迎客松是塑料做的”说法就是恶意的谣言,是故意为之的恶意的传播。
黄山归来不看岳,迎客松后更无松。谣言之所以选择迎客松,与黄山的奇秀俊丽,特别迎客松的国宝身份,有直接的关系。自媒体之所以制造“迎客松是塑料做的”谣言,就在于想借助热点成就自己的流量热点,是为了流量的利益不择手段的可耻行为,就为了流量的利益,而故意杜撰谎言,再次证明了流量之恶。
从“某某明星死亡了”到“某某明星得癌了”之类的谎言,到“某某景区死人了”到“某某食物不能吃”之类的谣言,自媒体的乱象传播已经到了让人不能容忍的地步。对于谣言的斧头,我们不能总是气喘吁吁的去辟谣,而辟谣的结果却是“谣言自媒体”已经获得了利益,换取了粉丝,不是10万+就是几十万+,甚至已经依靠谣言赚得钵满盆盈,他们才不在乎你的辟谣,而是在继续寻找新的热点制造谣言。
有关部门必须对此类谣言进行零容忍,要“辟谣”更要“斩妖”。现代科技,依据网络痕迹找到“谣言的根系”不是技术难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找到“谣言的根系”一举连根拔起,该封号的封号,该处罚的处罚,该追责的追责。而那些自媒体平台也不能像没事人一样的“删除文章”了之,也必须承担责任。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