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冽的“绿汤”和透亮的“红汤”,你更偏爱哪一个?
你品出生活中的“茶”滋味了吗?
中国人的饮茶习惯,自古就有之。
黄山地区的制茶历史也极为悠久,唐朝陆羽曾在《茶经》中提到歙州的茶。黄山地区为山地和丘陵地貌,肥沃的土壤、充沛的雨量,再加上山区的多雨雾,和昼夜温差,为茶叶的生长和品质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证。
茶农们从清明谷雨时起就开始采摘一叶一芽的毛峰,随着叶片的不断长大,茶也开始分了不同级别,等叶片全抽出,就开始采摘大点的叶片,8-9月份还会采摘秋茶。
黄山的茶品种很多,按采摘的不同时期和制作工艺分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黄山金毫、太平猴魁、屯溪绿茶、顶谷大方等。
黄山毛峰和祁门红茶,都列在中国的十大名茶的榜单之中。可能是从小就见惯了绿茶透亮的绿,所以对祁门红茶那种明亮的红更为好奇和着迷,今天就想来聊聊红茶和绿茶,这两个姊妹花!
观红茶的外形,是呈黑色的卷曲状,和“红”好像没有半分关系,老外称它为“Blacktea”的原因也是来自于此。
冲泡后的红茶,汤色呈红色或红褐色,是那种很打眼的清亮红;特别要提的是它的芳香,很浓郁的香味,似果香又似花香,进入鼻息之后,七窍都被打开,愉悦感自发地生成,身心都浸润在其中。
相比红茶,绿茶的口感更轻柔一些,泡出的汤色也是清淡的青绿色。同样的叶片,为何会出现不同的口感?
关键点就在于它的工艺!
绿茶采摘后,是通过杀青、揉捻和干燥三步完成制作。
杀青,就是把采摘下来的鲜嫩茶叶,通过高温的方式,减少叶片中的水份,使之变得柔软,保持住茶叶固有的绿色,并抑制其发酵。
然后,就是揉捻。揉,就是将茶叶揉成条;捻,就使叶片内的细胞破碎,渗出的茶汁,附在茶条表面,可以增加粘性,有利于茶叶成形。
最后一步,干燥。一般先进行低温烘干,可以蒸发掉40%的水份,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含水量在炒干时结成块;收尾就是晾晒;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酌情选择。
通过这样的制作,绿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成份和营养物质,如颜控们都爱的,具有养颜和减肥作用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还有消除疲劳的咖啡碱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
绿茶确实是佳品!那红茶呢?是否有可以媲美的地方?
红茶的首步,与绿茶的杀青不同,是萎凋。
就是通过室内加温,或室外日光的方法,让鲜叶萎蔫,失去光泽变得柔软,颜色变成暗绿色,叶脉呈透明状,青叶气散尽就可以了。
接着就是同绿茶一样的“揉捻”了,让茶汁裹住茶叶表面,不仅能增进茶叶的香味,还有利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利于下一步发酵的顺利进行。
然后就是重要的“发酵”环节,也称“发汗”。
将揉捻好的叶置于木桶或竹篮里,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发酵,让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生成了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新成分;这些色素物质就使得茶鲜叶由原来的绿色,变成了具有“红汤”的红茶啦!
发酵决定着红茶的色、香、味,可以说是红茶制作的灵魂步骤了。
发酵好的茶坯,经过高温烘焙,水分被迅速蒸发;干燥后,黑色蜷曲的红茶就成形了。
接着,就让我们来鉴赏红茶汤色吧!
国际标准中鉴定红茶的品质,不仅要“红”,还要求“亮”;口感要浓、厚、鲜、爽;茶汤与杯子的接触表面,在自然光下还要带“金圈”。蛮苛刻的吧!
那么,什么决定着红茶汤的品质呢?
关键就在于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这三大关联物质了。
茶黄素决定着汤色的“亮”,也是形成金圈的主要物质;茶红素决定着“红”,它带来甘醇的滋味;而茶褐素则是一个拉低红茶品质的元素,会使得茶的口感变得平淡,并带暗汤色!
所以,优质的红茶里茶黄素、花红素含量要高,茶褐素则相对要少,这样才能成就出高品质的红茶汤色。
经过发酵后的红茶,营养物质极为丰富,除了有对视线好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还有诸多的微量元素和各种氨基酸,有强壮心脏、促进食欲和消除水肿的作用。
茶,让平淡无味的白开水有了滋味,也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重享受和体悟。
“绿汤”和“红汤”,你更偏爱哪一种呢?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