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砚为首”,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砚的选择都十分重视。歙砚全称歙州砚,是“全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河澄泥砚齐名。“四大名砚”是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提出。歙砚拥有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汉晋时期已有歙砚问世,至唐代名声日盛。据宋人洪景伯《歙砚谱》里提及唐开元年间的歙砚开始闻名于天下。
歙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视歙砚为“天下冠”;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米芾说:“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文学家李山甫诗赞:“追琢他山石,方圆一勺深,抱才唯守墨,求用每虚心。波浪因纹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帝值千金。”
歙砚作为御赐品也同样始于唐末,《清异录》记载了梁太祖朱温赐宰相等众人“龙鳞月砚”,鳞石纹似之,月砚形象之,歙产也。由于国主的重视,歙州一带的制砚业极为旺盛,歙砚的身价从此扶摇直上。由帝王设置砚务官督采歙石,算得上是破天荒的盛举。可以说,这是歙砚最辉煌的时代,也是中国砚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中国歙砚之乡歙砚原产地在江西省婺源县,其后在安徽省歙县加工,因而得名歙砚。目前,安徽*山所开采制作的砚都叫歙砚,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其中,歙县在年荣获“中国歙砚之乡”的称号。
歙砚的名贵,除巧夺天工的雕琢艺术之外,起决定作用的是它那稀世的石质、纹理。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
龙尾石是一种稀有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花纹结构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用珍贵石料制作而成的歙砚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
以水浸之显青色,虽光泽暗淡,但当砚石中云母,绿泥石稀可辨时,就会显现珍珠样光泽,在太阳光底下尤其可见其外表光华流溢,灵气逼人。古人评价它: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滑不拒墨,涩不留笔”、“呵气生云,储水不涸”、“扣之似金声,抚之如柔肤”。
非遗制作技艺歙砚的制作流程主要有选料、制坯、设计、雕刻、配盒等。每一方砚台的制成都要经过十几道工序,离不开制砚工人和雕刻家的劳动。,歙砚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歙砚制作技艺项目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选料:选料是砚石的石质鉴定过程,创作者需首先采用“看、摸、敲、洗、磨、刻”等方法鉴定出石质优劣,再将符合制砚标准的优质砚石挑选出来。优质砚石应具有一定的体积,其硬度、粒度适中,不能有石筋和隔。
制坯:砚坯分为定型坯、自然形坯两大类。定型坯是按计划生产的规格型坯,如正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等。自然形坯则是就砚石之自然形状加以修整,锯磨成坯。
设计:歙砚的雕刻讲求因材施艺、天然造化,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创作者根据砚石的石质形态,认真考虑题材、立意、构图、造型以及雕刻的刀法刀路,赋予其不同图案,并将图案描于砚坯上,以便循图雕刻。
雕刻:砚雕是一种艺术创作,分凿刻和雕刻两步,创作者需先将水池、砚池、覆手凿成后,再用雕刀修饰,整个造型和格调是古朴典雅、美观大方。
配盒:歙砚均须配制砚盒,以保护图饰和铭文,防止尘埃入砚,也对砚起到装饰的作用,以各种材质的木料为主,不宜采用比砚更硬的金属或其它材料配制砚盒。在盒盖上刻上题款铭识,或以篆隶,或以行草,上石绿或描金,显得古色古香。
挑选一方心仪的歙砚歙砚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纹理、大小、雕刻内容、外形等因素区分出不同的类型。该怎样去认识、去寻找一方自己喜欢的砚台呢?
歙石色青黑,细润如玉,发墨如泛油,磨墨无声,不损笔毫。好的歙砚在质地上的表现为:细腻且滋润,像婴儿的肌肤一样的。坚密柔腻、温润如玉、发墨如油、笔毫无损、几无吸水、涤荡即净、寒冬储水不冻、盛夏储水不腐。
观察法:用擦镜布或面巾纸将油渍擦干净后,放到自然光下观察,如果粉沙分布繁密且均匀,则为佳品;如泥质砂岩太多而无粉沙,则为下品。抹水法:用湿抹布擦拭砚面,水汽停留时间长的透水性差,为质优;时间短者吸水性能好,为次品。沉水法:如星点分布均匀,则质优,不然则欠佳。
除以上列举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看、摸、敲、洗、掂、刻”等全方面比照,辨别出优质的砚台,并挑选到自己心仪的那一方“梦中情砚”。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